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发布时间:2023-01-09 21:04:06 信息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近年来,中山市东区中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卓尔不群,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德育为先,特色为重”的教育理念,在坚持正确导向、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完善办学条件、营造校园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坚持正确方向,塑造美好心灵
中山市东区中学始终坚持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美育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文化自信。我校在学生日常艺体活动中注重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特色的美育主题。比如在元旦晚会中通过朗诵、歌舞等丰富的节目形式,师生一同为祖国献上赞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校举办“青春迎国庆 献礼二十大”的主题活动,通过演讲、诗朗诵、合唱等活动,以歌声颂祖国,动情表白祖国。让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歌声中回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色彩里激扬。
二、坚持五育并举,强化课程建设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还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我校在美育实践中树立学科融合理念,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加强跨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践行多元化教学理念,深入挖掘不同学生对于不同艺术学科的学习潜质,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传媒专业班,积极开展专业班艺术课堂教学研究,科学统筹艺术生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学,实现高考双线双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文艺演出、比赛、校际间联考等,给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传统文化课,将传统文化融入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美育课堂教学中,打造有校本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美育课。比如舞蹈课中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教学;美术课堂中的“传统剪纸”、“国画”、“浮雕”教学;音乐课堂中的“传统器乐、声乐”教学等。本学年我校承接了中山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学校调研活动;特邀知名古琴教育专家、传统丝弦古琴文化推广大师尉迟卓丹老师和风子老师在学校音乐室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古琴艺术讲座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提升。通过传统文化教学,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内涵。
我校本着学科融合的理念,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大力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比如我校施恒老师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先后以《赤壁赋》和《兰亭集序》为课题,引入古筝、吟诵、戏剧等形式,将音乐、书法、美术、语文学科相互融合、渗透,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校师生编排的戏剧作品《爱的心窗》,把语言艺术、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很好地融为一体,使得该剧既具有较深的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爱的心窗》荣获2022年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戏剧一等奖,是我校在学科融合理念下的探索美育实践的优秀成果。
三、坚持改革创新,丰富审美体验
我校不断深化美育教学改革,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创新美育平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艺术审美体验,开阔学生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学校组建了种类繁多、涵盖广泛的艺术社团,包括浮雕社、剪纸社、陶艺社、国画社、书法社、音乐社、舞蹈团等社团,对其加强管理和指导,学校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开展多场艺术教育活动,为全校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个性展示舞台。每周开设一节社团活动课,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时间保障。2022年,我校先后举办元旦文艺汇演、音乐舞蹈生汇报演出、校园课堂心理活力操和课间心理活力操普及推广活动、粤韵操普及推广活动、各类学生作品展、社区文艺活动、古琴文化进校园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
2022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屡获佳绩。陈慧铭的作品《醉龙旋律》在“全国青少年书画创作画说初心主题活动”中获得中学组金奖。陈佳慧同学的绘画作品在全国青少年书画创作比赛中荣获金奖。在广东省教育厅“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中,毕郁佳同学的《弘扬红色精神》作品荣获省二等奖,郭灵杰同学的《薪火相传》作品荣获省三等奖,东区中学荣获中山市“篆韵中山”师生篆刻大赛“优秀组织奖”。在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戏剧《爱的心窗》荣获戏剧类一等奖,舞蹈《寒蝉蜕鸣》荣获舞蹈类二等奖。在广东省中小学粤韵操交流展示活动中,我校推广的粤韵操荣获省二等奖,是全市高中及中职组唯一获奖上榜单位。在“翰墨青春,传承岭南”广东省青少年书画大赛中,王楚瑶同学获省二等奖,陈逸曦、罗曼绮、曾仁俊、梁焯杰、梁晓洋、刘巧、莫子仪、苏靖怡、谢桂香获省三等奖。在中山市首届青少年禁毒大赛中,陈逸曦获一等奖,谢桂香、罗善宇获二等奖,苏靖怡、曾仁俊、陈国君、陈晓源、梁焯杰、莫子仪、王楚瑶获三等奖,东区中学荣获中山市“优秀组织奖”。在中山市第五届“醉龙碑”中小学法治书法大赛中,刘梦熙获三等奖。
四、坚持统筹协调,改善办学条件
我校配齐配好美育教师。近年来,学校不断根据实际办学情况补充师资力量,现有在职在编美育相关专任教师10人,其中音乐3人,舞蹈1人,美术5人,书法1人。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强,美育专任教师中有中共党员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4人。走进新时代,我们认为,教师的审美能力将是未来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这里的审美能力不只是艺术鉴赏中的审美能力,而是生活中对真善美的体验、感知和感受,更关注的是生命、情感和体验。我们希望每一位教师都应以审美之心看待学生,摒弃功利,真正看见每个学生的存在之美,成长之美。对此,我校努力强化美育教师基本功的同时,注意提升美育教师的综合素养,美育教师整体教学教研能力显著增强。2022年,董薇老师荣获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中教学组音乐学科一等奖。廖宜老师荣获广东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施恒老师的《篆刻》课例获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精品课。在中山市“双融双创”师生信息素养“融合创新案例”活动中,施恒老师的课例《华夏艺匠—中国传统建筑》荣获一等奖,课例《兰亭集序》荣获二等奖,同时获中山市能力提升工程2.0个人典型案例二等奖。黄福贵老师撰写的论文《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优化研究》发表在《教育学研究》杂志2022年第25期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甘敏华、施恒两位老师的多项作品入选中山市各类作品展。施恒老师分别为中山市2019级美术新教师开设题为《华夏艺匠—中国传统建筑》公开课和中山市2022级美术新教师开设题为《中国传统雕塑》公开课及《多学科融合课程探究—以高中语文课本里的美术插图为例》讲座。
学校美育教学所需器材、设备和场室充足,尽管学校规模和校园面积较小,但仍想方设法配备了舞蹈室、音乐室各1个,琴房5间,美术画室4间,书法室1间,艺术场馆1个,学生活动小舞台1个,能保障美育教学和学生美育活动开展。近几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改建艺术教育专业教室,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模块教学课堂必需品等,为学校各类美育教学、教育活动提供坚强保障。
五、坚持办学理念,涵养校园文化
学校围绕“卓尔不群,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通过学校精神和风气的培养、办学品味和内涵的提升、校园环境和设施条件的改善、育人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师生广泛认同并极具美育意义的校园文化体系。从校徽设计开始,我校便充分融入书法、印章等传统文化元素,而校服、毕业文化衫以及学校VI系统设计更是形成了“行走的校园文化”。漫步在校园里,美的享受俯拾皆是:折桂路的每个座椅边都镌刻了经典诗词,学生在课间小憩时也能感受到诗意悠扬;历届学子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还会在折桂路上留影,将“折桂”的深刻涵义内化到学生的校园记忆和学校的校园文化中。还有紫荆路旁栽满了历届毕业学子捐种的紫荆,种下校友深情,漫溢桃李芬芳。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我校通过涵养校园文化的深度和厚度,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在日常生活和校园环境中加强了对学生美的熏陶,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境界。
中山市东区中学长期坚持多措并举加强美育,成果丰硕,2022年,学校共荣获美育相关的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12项、市级奖励32项。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让美育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中山南方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体育场地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商,从工程设计咨询,到原材料生产,至工程施工,公司为用户提供“一条龙”式服务;我们以国际先进的带施工图总承包方式,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同时,我们按现行招投标法,与国内同行一起进行工程竞标,在竞争中提升公司实力,为工程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公司是由国内资深的塑胶跑道施工专家和具有多年体育场馆设计经验的体育建筑设计师筹建的,是代表中国南方(泛珠三角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施工的最高水平的专业承包商之一,公司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20人,项目“五大员”齐全,项目经理5名,基础工程施工队一支,塑胶施工队五支,自有大型数控沥青搅拌机,塑胶摊铺机,测量仪器一批,公司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已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也已建立实行,在施工项目目标控制下,我们可以为业主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工程报价,同时,我们的售后服务体系也已建立,全国性的维修网点即将全面铺开。 我们的质量体系为ISO9000:2000,我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为用户提供强大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使用户无后顾之忧。
扫一扫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