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发布时间:2020-06-14 12:55:36

生命教育
——沙栏小学线上主题班会课发布时间:2020-05-07 11:19     信息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0

 

  5月6日早上,在学校的倡议下,结合当前我国新冠状型病毒肺炎的知识,各班主任积极组织了一场以“生命教育”的线上主题班会课,整个课程引人深思。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沙栏小学的班主任们带领着孩子上了一节熟悉又陌生的主题班会课——生命教育。全校师生分三个组别对生命进行层次性学习。

  低年级孩子在班会课上学习了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第三小学杜茵茵老师主讲的《童心珍爱生命 齐心守护生命》。2020年的春节,和往常不一样。因为全中国都处于“疫情”“隔离”“防控”“救治”的工作中。整节课,杜老师用一个小故事:小杰一家因为疫情取消原定的旅游行程为主线。首先,杜老师向孩子们提出思考:今年,如果你的家长取消旅游行程,你会不高兴吗?接着教会孩子们如何在疫情中缓解担忧和恐惧的方法。然后让孩子看看全国怎样在疫情中同心协力的抗疫视频。最后让孩子思考,逆行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如何的可贵,面对疫情小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这节课孩子们让懂得了珍惜时光,多和家人沟通交流,学习积累,快乐成长。

  中年级学生听南京市金陵中学夏广平老师讲授的《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课程中夏老师利用朱熹在《中庸注》告诫同学们,人生在世应当常存敬畏之心,所以在行为上有所约束。主题课围绕敬畏平衡、敬畏规则、敬畏责任、敬畏真情四大点对生命进行分析。课堂上,同学们明白所有的阴霾都将在这真情阳光的照耀下渐渐散去。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书。

  高年级学生则是一节生动的科普课。课程是由《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老师讲授《阅读“生命之书”》。尹老师课程分三部分带领孩子思考这本“生命之书”:一、为疾病所改变的历史;二、我们为什么生病;三、善待我们的自然。课堂中尹老师从《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一书分析我们为什么会衰老?我们为什么疼痛?我们为什么会呕吐?这是关于身体为什么这样对创伤作出反应的有说服力的探索。事实上,人类和他和他们的敌人——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之间不断的战争。我们可以从演化的视角审视人体、疾病、衰老等健康议题。读过此书,相信我们看待人体与疾病的眼光会有所不同,对演化理论也会有更沉深入的了解。尹老师又借《病者生存》一书说明人类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有自己的微生物群,微生物参与着人体多种生理作用,因此微生物变化最起码可以作为疾病的标志。微生物其实大部分对人体是有益的。从而向孩子提出我们要善待自然。

  最后班主任老师让同学通过信息或者连麦的方法说出自己在这节班会课的体会。同学们明白:立春这个时节是没有一个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面对困难大家应当理性从容、学会乐观、对常识的尊重,对习惯的养成,对能力的积蓄。 

 

 

  

撰稿单位:三角镇沙栏小学撰稿人:吴嫦好校对人:陈嘉兴二审:梁雪文三审:吴博事

联系我们

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电话:0760-86320799 86697448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邮箱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