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洲中学】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桂洲中学优秀学生暑期研学手记(三)

发布时间:2019-08-18 18:16:54

【桂洲中学】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桂洲中学优秀学生暑期研学手记(三)

    7月19号 。一早,我们一行64人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纪念馆里,那些铭刻历史的浮雕和各种各样的史料,无不记载了遇难同胞的血泪与侵华日军的暴行,同时也警示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是“万人坑”。我们看到了被日军轰炸后的南京遗址和被活埋的同胞遗骸。

 

    这是冥思堂。那密密麻麻的遇难同胞的姓名,在那星星点点的灯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

    看到这些日军暴行的证物,我们更懂得了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出来后,我们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

    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新中国建设的一个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从南大门进入,依次有纪念馆、纪念碑、忠魂碑、忠魂亭、忠魂广场、烈士群雕、烈士墓群等。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雨花台成为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祭奠烈士英灵,政府建了这座陵园。 

      陵园中祭奠的英灵,不但有邓中夏、项英等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我党高层领导人,更有千千万万名不见经传的为革命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的革命先烈。2010年,又增加了抗战时期在雨花台战役中牺牲的朱赤等四位国民革命军将领。

      在纪念馆,给我印象最深的景点有两个。

      一是“日月同辉”图案,象征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二是在馆内陈列的烈士文物史料中,邓中夏烈士说的“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员”这句朴实又豪壮的话,让我感到震撼。它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坚定信念。

      作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打下的江山,学好本领,用实际行动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参观了雨花台后,我们来到了坐落于钟山脚下的中山陵。

      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陵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发,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

      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庄严肃穆。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广了许多。

      随着夜色微浓,我们来到了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同题作文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因为天气和季节的缘故,我们未能欣赏到杜牧笔下“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美丽的自然风光,但我们却切切实实领略到了“夜泊秦淮近酒家”的丰实的人文景观。

      如果说秦淮河吟唱着古代文人墨客的风流歌,那么夫子庙便承载着古代莘莘学子的腾飞梦。

      夫子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在这里,不知有多少古代读书人引锥刺股焚膏继晷孜孜不倦而致韦编三绝?而同样在这里,我们却能轻松地品尝金陵美食,体验江南市井文化,看到街头游走招揽客人的黄包车和穿着汉服悠哉游哉的逛街者。有幸如此,我们怎能不效法古人,感恩时代,为建设强大的新中国、创造未来的新生活而“撸起袖子加油干”?

      秦淮河和夫子庙之行,不仅让我们品味了金陵美食,欣赏了金陵夜景,还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我们为今天的收获感到高兴。



撰稿:华东研学团第四组

文饰:肖隆

摄影:陈艳芬 欧阳泳霖

编辑:肖隆国

审核:杨爱民


联系我们

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电话:0760-86320799 86697448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邮箱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