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 打造超级城市IP

发布时间:2021-11-05 20:50:55

城乡融合 打造超级城市IP

   核心提示:
    在全国城市品质和环境的大比拼中,顺德如何解决不城不乡、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回答这个时代之问,党代会报告提出,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先行示范,实现城乡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核心功能显著增强,综合能级大幅提升,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城市精神特质更加彰显,乡村全面振兴。提出目标,更提出实施路径——坚持规划引领、整体推进,开展新一轮城市大建设,打造高品质现代魅力之城。

城乡融合 打造超级城市IP

推动大良、容桂、伦教深度融合,打造对接深港珠澳、面向2050的南部都会中心。/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关键词 “双中心、多组团”
    【报告摘要】 要持之以恒继续做强中心城区,以容桂水道“三江六岸”、十公里滨水长廊为主轴,串联起顺峰山、德胜河、桂畔海、顺风大汕岛等优质蓝绿资源,实现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生产生活多种要素的完美组合,推动大良、容桂、伦教深度融合,打造对接深港珠澳、面向2050的南部都会中心。支持陈村、北滘、乐从协同发展,全面做活做旺佛山新城,依托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先导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发展科技研发和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广佛重点城区、综合实力强劲、富有活力和带动力的北部都会中心。支持勒流、龙江、杏坛、均安组团式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档升级,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面貌的双跃升。
    
    【热议】 区党代表、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局长李健荣认为,报告清晰地表达了顺德未来城市空间格局——从顺德来看,中心在南部,但从整个广佛都市圈来看,城市间的产业竞争、创新平台竞争都在三龙湾核心区,“双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既符合顺德区委多年的城市格局谋划,也回应了广佛空间结构的需求,“难能可贵的是‘一张蓝图绘到底’这句话,这体现了区委对规划严肃性的坚持。”
    李健荣表示,在“双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中还可以看到生态和发展的相互融合,南部都会中心在空间上实现了拓展,从原来的德胜河一河两岸拓展到以容桂水道“三江六岸”、十公里滨水长廊为主轴。此外,从国土空间规划上来看,南部都会中心可以通过实施“东迎、西拓、北联、南优”规划,做大做强。
    区党代表、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顺德片区建设局副局长王德华表示,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陈村、北滘、乐从协同发展,全面做活做旺佛山新城,三龙湾顺德片区建设局将在北部中心的打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佛山新城已建成了佛山市图书馆、佛山科学馆、世纪莲体育中心等市政配套,为了早日激活佛山新城活力及带动作用,三龙湾顺德片区建设局前期已研究相关方案,接下来将深化落实,把顺德城市建设提升上去,尽早呈现出新成效。”
    
    关键词 马冈新城
    【报告摘要】 推广片区统筹开发模式,以大片区大建设推动大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面向未来的马冈新城,打造产城人文融合新空间。

    【热议】 区党代表,容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欧胜军表示,报告提出高水平规划建设面向未来的马冈新城,这是容桂和马冈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将积极兑现村改对村民的承诺,完成土地储备。欧胜军还建议,把马冈新城纳入全区重点推进的片区,打造产城人文融合的片区统筹开发示范项目。
    区党代表,容桂街道马冈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冯惠钰表示,马冈新城的规划建设回应了马冈村民对发展的迫切需求,马冈村民衷心希望尽快落实马冈新城的建设。冯惠钰建议,在马冈新城致力兴教办学,打造涵盖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标杆岛。冯惠钰还建议,统筹开发马冈村村改配套物业,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同时把马冈村500多亩山林、18公里河岸线融入容桂“三江六岸”建设,充分利用好马冈的生态资源。
    区党代表,容桂街道土发中心常务副主任、龙涌口村委会主任曾庆禧认为,马冈新城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悠久,规划建设好马冈新城是容桂从村改走向城改的战略性举措,要跳出马冈看马冈新城的规划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容桂西部片区马冈村、穗香村、龙涌口三个乡村的全面振兴,同时体现大片区产城人文融合。

城乡融合 打造超级城市IP 推动城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在城市中留住美好乡愁 。图为青田村落自然生态环境。/珠江商报记者陈炳辉摄

   
    关键词 物业城市管理模式
    【报告摘要】 用心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城市管理就像绣花,是个细致活儿,一丝一毫讲认真、一针一线讲用心。积极探索物业城市管理模式,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更好利用市场和科技力量,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热议】 区党代表、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余厚坚表示,探索物业城市管理模式是报告中众多创新亮点之一,目前顺德城市管理遇到了瓶颈,需要用创新思维去突破。
    余厚坚表示,整合、智慧、共建是物业城市管理模式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将片区里所有涉及城市管理的工作,如环卫保洁、绿化管养、城市设施的维护管理等由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综合管理,以消除城市管理中的工作盲点,减少重复投入。智慧,智慧城管系统通过前端数据的广泛收集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自动“派单”给相关工作人员跟进处理,减少人力投入,并体现城市管理的精准和问题处理的快速响应。共建,则体现在物业公司通过智慧化手段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激发辖区居民“自己家园自己建”的积极性。
    余厚坚还透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已经在大良街道选取了一个条件相对成熟的片区作为物业城市管理试点,同时北滘镇的试点也在谋划中,争取2022年春节前后实现试点落地,“先试点再逐步铺开。”
    区党代表,均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东青认为,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应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同时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村居(社区)群众教化、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等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积极行动,解决“脏、乱、差”问题,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城乡融合 打造超级城市IP 大力实施城市营销战略,集中力量打造“全球美食之都”这个城市超级IP。 图为粤港澳大湾区顺德美食文化周之“星厨 秀 ” 活动现场。/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摄  


    关键词 “全球美食之都”超级城市IP、城市名片
    【报告摘要】 用好顺德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名片彰显城市魅力。善用特色文化叙事、善用城市IP营销。深度发掘顺德的传统文化价值,大力实施城市营销战略,集中力量打造“全球美食之都”这个城市超级IP,推动寻味顺德旗舰店进驻一线城市,线上线下结合,引流量、树品牌,增强城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塑造功夫小镇、粤剧之乡、龙舟之乡、千年花乡等城市名片,让城市标识度更加清晰、更具吸引力。

    【热议】 区党代表,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黄宇恒表示,报告描绘了一个涵盖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生态宜居、科研创新硕果累累,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幸福、富裕、美丽的新顺德,将以报告作为未来五年的重要工作指引,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文化大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世界级美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端旅游精品。
    黄宇恒认为,“集中力量打造‘全球美食之都’这个城市超级IP”意味着人、财、物和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打造“全球美食之都”城市超级IP已经成为顺德的一个战略,而关于打造“全球美食之都”超级城市IP、推动寻味顺德旗舰店进驻一线城市,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早就行动起来——已在深圳罗湖区一商业中心打造了一家寻味顺德旗舰店,计划今年12月25日试营业,2022年1月1日正式营业,推动顺德“世界美食之都”品牌走出顺德,并以此为载体输出顺德文化,推广顺德城市形象。
    黄宇恒认为,把城市作为营销对象,把商业营销概念引入城市IP推广,并把其作为一个战略,这是区委站在较高层面进行的顶层设计。
    区党代表、顺德区共建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总监劳建表示,顺德要打造新的IP应该从零开始,过程中要注重融合化,即借助“美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形成真正的创新,还要注重品牌化,做到横向辐射、纵向带动;还需要将顺德精神、顺德文化、顺德制造等这些元素和历史融入进去,把城市IP做成一个产业。
    报告提出的“全球美食之都”超级城市IP在会场外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热议。顺德区饮食协会会长卢远森表示,近年来,顺德区委、区政府一直在寻求“世界美食之都”的美食文化的产业创新和突围,鼓励、推动顺德餐饮加快“走出去”步伐,顺德餐饮行业也在积极行动,不断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组织会员单位“走出去”。如在 2021年10月,顺德区饮食协会组织理事成员赴云南西双版纳开展考察学习交流活动,与当地餐饮和茶企进行深入交流,近日还将邀请潮州餐饮行业协会来到顺德开展考察、交流活动,两地切磋厨师技艺,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联手提升粤菜产业发展。
    珍之宝餐饮集团是顺德餐饮企业积极走出去的代表典范之一,珍之宝也成为顺德输出的美食品牌之一,已接连在贵阳开设两家分店,并计划在杭州、成都开设分店。珍之宝集团董事长李常境表示,打造“全球美食之都”超级城市IP,不仅要输出美食文化和美食品牌,还需加强美食文化交流,才能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从而保持活力。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顺德不止美食一张名片,还有功夫、粤剧、龙舟等众多城市名片。在未来五年,这些名片也将被一一擦亮。对此,顺德粤剧名家、顺德牡丹戏曲艺术团团长何丰仪感到十分欣慰。何丰仪表示,粤韵飘飘处处闻,万家灯火万家弦,这是顺德粤曲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盛况,近代粤剧薛、马、白、桂、廖五大流派,顺德独占其三,同时顺德亦是中国曲艺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她建议,接下来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联动区镇曲艺协会,整合资源,更好地推动粤剧文化传承。
    清晖园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党代会报告对用好顺德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视,是对文物博物事业一个非常大的鼓舞,接下来将更有信心和动力,挖掘岭南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讲好、讲活园林故事,“清晖园将以文化叙事,提炼园林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内核,再用年轻化、接地气的方式,走近群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宣传正能量,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 城乡共融共生
    【报告摘要】 推动城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在城市中留住美好乡愁。城乡共融共生,空间重塑是基础。既保留乡村的特色风貌,又强化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让城市发展的红利反哺农村,乡村建设要注重品质品味,提高文化审美,力戒千村一面、粗制滥造,用心打造一批特色村落、田园综合体。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改革,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热议】 区党代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谭逢显表示,报告中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内容分散在多个版块,可谓“字少任务重”,但对推动城乡共融共生,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充满信心。
    谭逢显表示,区农业农村局将重点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三方面落实好报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快推进花卉和优质草鲩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鼓励规模化特色农业向深加工二产、休闲农业三产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与美食文旅产业集群,建设大湾区都市农业优质食材供应基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以系统思维一体推动城乡规划建设,以城市眼光提升乡村品质品位,实施“50632”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50个包括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及广佛交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黄龙等6个乡村振兴标杆村,在广佛沿线谋划建设40公里的绿色广佛生态中轴线,以一纵一横两条美丽经济带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和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顺德)精华段,“十四五”期间累计建成不少于1万个“四小园”,形成3个以上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乡村风貌带。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乡村振兴人才,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搭建全区统一的数字乡村管理平台,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统筹/珠江商报记者骆苏艳  文/珠江商报记者骆苏艳 张泰银 黄澄献 苏淑婷 陈培仪 叶芝婷 何蕴瑶 王阳奕 邵姮 李芸  

联系我们

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电话:0760-86320799 86697448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邮箱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