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发布时间:2021-09-26 18:00:26
此前,资本进入教育培训市场后,教培机构的发展乘上了“快船”,学生们放假后也是辗转于各个补习机构中间,难以找到时间休息。
眼看着孩子们越来越“卷”,教育部公布了“双减政策”,命令禁止学科类补习班在周末以及节假日补课。
其实一开始,谁也不曾想到“双减政策”力度如此之大、落地如此迅猛,所以如今教培机构只能“夹缝中找生机”了。
双减政策后,“周中班”成为家长们的新宠
双减政策下,不同的人持不同的态度。
校外培训机构无法开展业务,头疼之余在积极寻找出路,开启“周中班”模式,而本应该抱着赞同意见的家长们,却似乎并没那么“开心”。
以往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并不低,很多家庭承担1-2个课外班已经是“筋疲力尽”,但孩子升学的压力巨大,别的孩子都在补课,自己的孩子不补课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打败,所以即使家境并不优渥,仍咬着牙把孩子送去培训班。
此次“双减政策”虽然规定了周末不能补习学科内容,但分数的压力仍在,再加上老一辈人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家长们不得已只能让孩子在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去补习。
不过,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双减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这样看来,实际效果却“大不如人意”。
毕竟学生在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待了整整一天,晚上还要去参加课外培训班,校内作业要做到很晚,培训班也会布置新的任务。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晚上忙到比较晚才能入睡,第二天早起无精打采,每天都循环往复地拖着疲惫的身子,反倒比之前更累了。
所以学科类“周中班”的存在仍无法让学生的减负得到落实,有关部门要进行新一轮调整了。
学科类“周中班”遇到寒冬,10月1日后或将被全面取消
在家长看来,“双减政策”刚刚落地时,虽然学科内的补习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并没有完全取缔,很多机构将周末的学科补习,挪到周一至周五这5天期间继续上课。
其实这是有关部门在给培训机构消课的“喘息机会”,但毕竟学科类补习这条道路不是“长久之计”,势必行不通。
所以待期限一到,像北京等部分地区就已经下发了新通知,预计将完全取消学科内的补习,即使是周一至周五期间上课,也是不允许的。
要求各大培训机构抓紧时间做消课行动,逾期就要负责为家长们办理退款,不再开设学科内补习。此消息一经发布,立马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广泛关注。
有的家长认为:培训机构的“周中课”应该取消,原因有二。
其一,周一到周五全天上课,加上放学后的托管时间,一般放学就已经到了晚上6点多钟了,此时如继续要孩子到培训机构补课,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家长只能把孩子的晚餐带在路上吃,对孩子的心身健康都存在不利影响。
其二,如果允许培训机构开展“周中课”,容易被一些培训机构钻空子、打擦边球,破坏“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
因此只有取消培训机构的“周中课”,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双减”的目标,达到“双减”的目的。
但有的家长却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如此“一刀切”,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难度更大了,在中考和高考中拿不到好分数,孩子来可怎么办呢?
学生想补课没处去,学科类补习班还有出路吗?
这样来看,校外培训班的“学科出路”确实是被堵住了,如此大的校外培训市场,数以万计的教培行业从业者,该如何是好呢?
从目前情况来看,校外培训机构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就是向素质教育转型。
像一些教培机构头部企业,已经开展了编程、体育、美术等等素质教育课程,其中高途向编程的转化率已经达到了30%,这是很高的比例了,说明素质教育方面的“开拓疆土”已经初见成效。
其实谁也做不到未卜先知,不知道素质教育这块疆土是否能开采出金矿,但眼下素质教育确实更加受到重视,所以不至于全部“一刀切”。
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减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如今学生的压力实在太大,很多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要开始接触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家长们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分数的提高上,反倒忽视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的发育。
这次培训机构的转型,有利于培育素质教育市场,引导观念转变,更好地为孩子创造成长的环境。
因此家长们也不用过分焦虑,或者着急给孩子寻找“后路”,稳住心态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才是最需要做的事情。
笔者有话说:
应试教育下,家长和学生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减负,着实不太可能。但优秀的人一定是拥有健全人格的,在关注分数的同时也要关注综合素质的提高。
虽说每个人都想成为“人中龙凤”,但“平凡”仍然是大多数人一生的命题,认清自己的定位,拨开焦虑的乌云,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扫一扫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