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_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21-03-30 21:30:55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1年2月5日在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冯煜荣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社会遭遇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紧扣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紧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动担当作为,依法有效履职,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履行法定职责,旗帜鲜明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

自觉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坚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组织学习“第一议题”23次,配合市委巡察工作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132条,机关党的建设和政治建设全面加强。

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严格落实向党委请示报告工作的政治纪律制度,及时提请市委听取年度工作专题报告,自觉做到重大事项一事一报,确保常委会各方面工作都在市委直接领导下进行。全年共向市委专题请示报告24次,依法作出重大事项决议决定13项,任免市政府市监委组成人员24人次、法检两院工作人员75人次、陪审员11人次,组织新任命人员参与宪法宣誓33人次。

坚定不移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大考中应对挑战,在奋进中砥砺担当。常委会领导分别挂点督导镇街和相关企业防疫与复工复产工作,推动年度市重点项目落地落实。组织12名党员干部参加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服务、8名干部参加市复工复产指导组工作、6名秘办领导参加“万干扶万企”工作,市人大办公室获评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市人大常委会的倡议,在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中努力担当作为,有9人获评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选派3名干部参加脱贫攻坚、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工作成效被省市媒体广泛推广。继续办好中山人大微信公众号,大数据相关指数影响力排名持续稳居全国人大系统第一,回应市民栏目全年推动解决民生民计问题874件。加强重点信访案督办,努力化解突出矛盾,全年接处信访284宗。

二、着力提高立法质量,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立良法保善治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力促地方立法更加充分地体现党委决策意图、更加直接地呼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

进一步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制定关于立法工作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的工作规范,拓展立法协商中公众的参与渠道,广泛深入开展立法调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以及抓好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等立法工作,先后赴国内多个先行市开展考察调研,组织相关法律专家召开立项论证会,切实增强法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坚持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相结合,把市政府报送的4件政府规章和14件规范性文件纳入主动审查范围。落实衔接联动审查机制,协助市委办审核18份党内规范性文件。针对我市土地规划管理规范性文件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专项审查,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制度与广州、深圳主动对接。

推动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推动立法工作与媒体深度合作。为推动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的落实工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向广大市民宣传条例的主要精神,为条例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创新市慈善万人行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和宣传方式,提高市民、社会组织对草案的关注度,积极建言献策,增强全社会的法治理念。

三、紧扣全市中心大局,全面提升监督质效

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在做好常规监督工作的同时,注重聚焦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影响法律法规实施的突出问题、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扎实开展正确监督、有效监督。

聚焦计划预算管理。围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任务,听取和审查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预算调整的报告,强化预算联网监督和全口径预算监督,集中对市生态环境局等5个部门的项目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及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细化整改责任落实和整改成效跟进。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年度综合报告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推动解决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权属不清等问题。

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项报告,对人居环境“三线”整治和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对“加快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议案”持续进行跟踪督办。制定市人大社会委议事规则,加强对全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和基金监督管理情况等专项监督。委托中山大学对我市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能力建设进行评估并开展专项调研监督。深入对民办教育发展、农村集体聚餐宴请食品安全管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等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工作开展专项调研。注重把十件民生实事纳入年度监督重点,按季度跟踪监督推进。

促进环境资源保护。跟进燃气管理和黑臭水体专题询问后问题的落实情况,确保询问工作有答复、有办理、有结果、有成效。推动政府制定关于规范燃气便民服务部设置的实施意见,天明花园、奥园等一批老旧小区约1.1万户市民用上了管道天然气。听取和审议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与生活垃圾分类专项工作报告。督办列入国家监管平台的15条黑臭水体的水质改善情况,目前已取得治理成效并完成2020年考核任务。听取和审议我市启动重点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工作报告,围绕“完善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主题召开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市政府组成人员座谈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交通体系建设。

强化司法工作监督。深入开展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执法检查,对照法律法规查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保障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开展家庭教育法、退役军人保障法、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省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活动经营管理规定、省失业保险条例、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及时反馈相关意见建议。听取和审议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的报告,提出深挖整治、长效常治的意见建议。听取和审议关于加强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

四、做实做好服务工作,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是荣誉更是职责。市人大常委会准确把握代表机关的职能定位,不断拓展代表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以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推动各级代表依法履职,切实发挥主体作用。

丰富代表履职载体。制定人大代表联络站基本规范指引,形成以镇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为核心、村居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体,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专业代表联络站为补充的代表联络群众阵地网络化体系。在代表履职平台增设“代表学堂”栏目,全年发出履职活动邀请468人次,登记参加人大组织活动情况136宗、活动总结93宗,推送参政信息3300多条。组织“代表请您说”活动28场,广泛聆听社会各界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拓宽代表履职渠道。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先后组织1543名人大代表积极参加主题活动,累计开展专题调研42次、实地视察68次、执法检查11次、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8次、进行代表述职评议152人、解决问题304件。坚持“走出去”开展代表活动,先后组织我市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4批共82人次分赴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地开展系列专题调研活动,提出多项重要建议,助力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重“请进来”邀请代表参加活动,全年邀请代表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题活动40场共160人次。

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推动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瓶颈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交通路网的议案》,全市急需打通的38个“瓶颈路”项目有序推进,如期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全力督办年度216件代表建议,将6件代表建议交市政府领导牵头办理并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7件建议由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归口重点督办。至12月底,有关承办单位已全部办结,代表对答复结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100%。

五、加强镇街工作指导,推动基层人大建设

基层人大工作是一项长效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在规范监督方式、规范会议召开、规范代表活动、规范自身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不断推进基层人大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力抓镇街人大组织建设。在新一轮乡镇体制改革中,实现镇街人大办公室独立设置,配备专职主任及工作人员2-3名。围绕规范召开会议、选举工作、代表联络站建设、履职应用系统操作等专题,指导镇人大工作人员开展11场学习培训和专题业务交流活动,培训320多人次。组织市镇人大代表专题开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提高代表建议提出质量及《民法典》等培训学习,累计组织市镇人大代表进行履职学习培训6904人次。

发挥镇街人大职能作用。依法指导各镇人大规范召开年初和年中例会,规范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本级预决算,听取镇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以及依法选举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等议程。规范行使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权,全面实施“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建立健全镇人大向党委请示汇报、镇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镇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等制度,确保闭会期间人大主席团会议至少每三个月召开一次。

推动镇街人大创新发展。指导各镇街人大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围绕“完善街道人大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创新量化评价体系,推进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和办理工作高质量”等方面工作,推荐火炬开发区、石岐街道、横栏镇、板芙镇人大开展第三届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征集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方式,做到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述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提高为民履职水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体市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委员会成员以及机关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市人民政府、市监察委员会、市法检两院和各镇街人大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热情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按照加强法规制度有效服务改革发展的要求,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对照全市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人大监督选题还需聚焦,监督的刚性和实效有待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仍然有薄弱环节,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水平有待提升;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努力改进各项工作。

■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是市“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要深刻认识总定位总目标赋予人大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切实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精气神摆进去,切实扛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法定职责,紧紧围绕落实省人大和市委中心工作部署,以走在最前列的担当作为对标对表最高最好最优,奋力推动全市人大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一、以更高站位强化政治建设

加强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切实把全面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指引人大工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新期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工作安排,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不断健全切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特点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方向明确、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政治机关。在各领域各层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地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协力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二、以更实举措贯彻市委部署

增强地方立法特色。推动政府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标准。继续开展慈善万人行促进条例和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的审议修改工作,推进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消防条例的起草工作,开展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管理条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的起草调研工作。研究编制2022-2026年立法规划。组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培训,开展涉及公平公正营商环境的政府规章与规范性文件的专项审查。

提升监督工作实效。审查计划预算报告及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开展产业集群、总部经济、重点企业研发设计、销售端人才集聚等工作调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重大项目、地方性债务管理等监督。开展医养工作专题询问,监督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并跟踪督办专题询问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听取和审议关于供水用水专题询问相关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推进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听取和审议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民办技工学校发展、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以及《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成果、2020年度环境状况与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等专项报告。围绕停车场建设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城市更新、提升乡村风貌、农业保险、森林小镇建设、公办中小学建设、文旅产业发展、镇街医疗机构发展、儿童福利机构工作情况等开展专项调研。召开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市政府组成人员座谈会,督办年度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聚焦社区矫正法、物业管理条例与省物业管理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省实施反家庭暴力法相关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促进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听取和审议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工作情况报告,以及“七五”普法决议执行情况报告并作出“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决议。开展禁毒工作、检察机关行政非诉执行监督等专项调研。持续监督市法检两院落实相关审议意见,推动建立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机制。

三、以更好成效展现代表作为

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切实抓好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全面落实好市委的意图和部署。修订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加强代表建议的提出、交办和督办工作。抓实四级人大代表集中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月活动,组织居住中山的全国和省人大代表进行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开展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专题询问、“代表请您讲”等活动。总结推广先行镇街开展代表网格化履职试点经验,推动代表在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进一步规范镇街人大工作。召开镇街人大工作和建设交流会,认真做好“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经验总结。全面贯彻落实省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指导人大街道工委在监督预算、民生重大实事落实方面开展探索,切实提高工作实效。抓实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努力实现建设标准化、制度规范化、联络信息化、活动经常化、工作实效化。指导基层人大不断完善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规范候选项目征集、会议审议表决、跟踪监督落实、满意度评价等工作环节,提高代表和选民群众参与度。

四、以更高要求加强自身建设

切实加强常委会建设。健全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增设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健全人大监督制度,形成选题公开征求意见、调研听取民意、审议体现力度、跟踪务求实效的工作机制。抓住市镇人大换届契机,配齐配强人大班子成员,总结提炼履职经验。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专题实践研究,强化人大宣传阵地建设,推动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高度重视人大机关建设。支持机关党组和市纪监委派驻组开展工作,进一步抓好巡察整改问题的跟踪落实。坚持不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把省市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扎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推动重复信访和类案化解。切实做好精准扶贫验收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扶贫工作任务。推动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振奋精神,自觉以闯的精神、创的干劲、干的作风奋力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各位代表,市“十四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全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鼓如雷贯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中山市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团结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重振虎威添牛劲,不用扬鞭自奋蹄,为实现省委赋予的“三个定位”,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我们

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电话:0760-86320799 86697448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邮箱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