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发布时间:2018-04-24 16:05:09
基本项目:
乘客须知:乘客须知内容完整、清晰,在明显地方公布。
安全标识:安全标识醒目、清晰。
重要零部件间螺栓、销轴连接:重要零部件间螺栓连接防止松动措施完好;销轴连接防止脱落措施完好。
重要焊缝表面质量检验:重要焊缝无开焊、裂纹、严重锈蚀现象。
主要受力结构:主要受力结构整体应安全可靠,不得有裂纹、起槽、变形、锈蚀、磨损、机械损伤等影响安全的缺陷。
轨道:小火车轨道磨损、轨距误差、与车轮间隙应符合标准,轨道间连接及轨道固定牢固;各类项目轨道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应有异常晃动现象。
防止车辆逆行装置:防止车辆逆行装置无明显变形、磨损及裂纹,安装牢固、安全可靠。
系统过压保护装置:液压(气压)系统过压保护装置设定压力不超过额定工作压力1.25倍,保护装置动作可靠。
渗漏检查:设备油箱密封可靠,液压系统不应渗漏油;气动系统不应有明显的漏气现象。
油缸(气缸)保险装置:乘人部分由油缸或气缸支撑升降时,防止因故障产生急剧下降的保险措施可靠有效。
电动机、减速机和联轴器:电动机、减速机和联轴器安装状况良好,无异常声响,部件无损坏。
轴承:滚动轴承端盖温升正常,无异常声响,滑动轴承油孔处的温升正常,无异常磨损。
润滑及渗漏:各润滑点状态正常,按要求添加润滑剂润滑,不允许形成油滴现象;无相对运动部位不应渗油。
减速机及摩擦离合器:减速机及摩擦离合器应平稳可靠。
车辆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应安全可靠,提升时无异常声响及异常冲击振动。
乘人部分钢丝绳检查:钢丝绳端部固定牢固可靠,无锈蚀,润滑良好;接头无松散、无钢丝露头;固定方法应符合GB 8408-2000。钢丝绳绳夹固定方法和钢丝绳直径与绳夹的数量、间距应符合GB 4808-2001中5.16.5、5.16.6表5的要求。提升钢丝绳防止钢丝绳过卷和松驰的装置完好,钢丝绳的终端在卷筒上留有余量不少于3圈。钢丝绳的断丝、磨损等缺陷不得超过GB 8408-2000表10的要求。
提升皮带:提升皮带(如激流勇进)张紧装置固定牢固,调整方便,挂接可靠;皮带松紧适度,无明显的损伤和跑偏。
提升皮带导向装置:提升皮带的导向装置应灵活可靠(如激流勇进)。
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动作平稳,间隙适当;制动闸瓦磨损符合要求;液压及气压装置动作正常;人工制动的,连杆、制动带(瓦)动作准确可靠;弹簧制动的,压力应适当,弹簧无裂纹及破损。升降系统的制动装置完好可靠,保持为常闭式,并便于调整。
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应灵活、可靠,不应有卡滞现象。
乘人部分与障碍物间安全距离:乘人部分与障碍物间应留出不小于500mm的安全距离。
乘客可触及之处:凡乘客可能触及之处均不允许有外露的锐边、尖角、毛刺和危险突出物等。
把手、安全带或安全压杠:把手、安全带或安全压杠固定牢固,无损坏;安全压杠不应有影响安全的空行程,动作灵活,锁紧可靠。
车辆连接器及保险装置:车辆连接器连接可靠,保险装置完好。
乘人舱门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开关灵活,锁紧可靠,运行中不会自行开锁,无损坏现象。
吊挂乘人部分保险措施:乘人部分吊挂装置的保险措施完好无损坏。
赛车、电池车覆盖物:赛车、电池车的驱动和传动部分及车轮防护覆盖完好。
车辆及车场防冲撞缓冲装置:防冲撞缓冲装置无明显变形,无破损;同一车场车辆缓冲轮胎保持在同一高度上。
座舱牵引杆保险措施:座舱牵引装置必须设有效的保险措施。
吊厢:吊厢吊挂轴处保险装置完好;吊厢门窗拦挡物无损坏,乘客头部不能伸出窗外;吊厢门窗玻璃无破损,内部清洁。
车轮:固定可靠,转动灵活;无裂纹;磨损不超出规定要求。
橡胶充气轮胎:采用橡胶充气轮,充气压力应适度。
玻璃钢件:表面无裂纹、破损等缺陷;触及乘客的内表面应整洁,无玻璃布头显露;玻璃钢件边缘平整圆滑,无分层;玻璃钢件与受力件连接可靠。
碰碰车项目:
碰碰车摩电弓和正极板(网)接触:摩电弓与正极板应接触良好,摩电弓座应灵活可靠。
地板馈电的碰碰车馈电电压:馈电电压不大于50V。
滑接器与电极板接触:滑接器与正极板应接触良好,滑接器座灵活可靠。
风速计:风速计检定合格,固定可靠,指示正常。
加速和制动标志:加速和制动装置标志正确、清晰。
电气设备:控制柜无损坏、元器件固定无松动,动作可靠,电缆(线)无松脱,无破损。电机固定良好,无异常声响。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各项功能正常,符合游乐设施工况要求。
手动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或联锁控制时每台电气设备能单独手动控制,互锁开关可靠有效,联锁控制可靠。
控制元件及操作按扭、信号标志灯:控制元件应灵敏可靠、操作方便。操作按扭标志清晰,正确。
音响和信号装置:提醒乘客和行人注意安全的音响等信号装置清楚,明确。
紧急事故开关及开关形式:紧急事故开关动作可靠,开关按扭为手动复位式。
集电器:导电滑块、电刷和滑线(环)应接触良好,外露的集电器防雨罩无损坏。
车辆间电缆连接电器插头:车辆间电缆(线)连接电气插头连接可靠,无破损。
防止车辆相互碰撞的自动控制装置:同一轨道有两组以上车辆运行时,车辆防止相互碰撞的自动控制装置应动作正确,控制可靠。
升降限位装置:升降限位装置安装正确,动作可靠。
防止超速的控制装置:防止超速的控制装置动作正确,安全可靠。
水上项目:
水池:人造水池水深标线不大于1.1m;天然水池水深标线不大于1.5m;船的动力部分和传动装置遮挡物无损坏,与乘客严格分开。
水上滑梯设施:池壁、池底及棱角、底角 游乐池壁及池底应不渗水,所有棱角及底角应为圆形,池壁应平整,池底应防滑。预埋件不应露出池底,对露出的应采取保护措施。
淋浴消毒装置及浸脚消毒:入池前淋浴消毒装置完好,浸脚消毒池池深保持0.2m。
游乐池水深标志:有醒目的水深标志。
游乐池水深:a、流水池不大于1.2m;b、造波池不大于1.8m;c、成人滑梯水池0.8m~0.9m;d、儿童滑梯水池不大于0.6m;e、儿童涉水池不大于0.6m;f、幼儿涉水池0.25m~0.3m;g、戏水池不大于0.8m;h、特殊型式的水滑梯水池(如上抛式)不大于1.5m。
游乐池过滤净化设备:游乐池池水过滤净化及消毒设备工作正常。
润滑水流量:润滑水流量应调节适当,满足润滑和适当的滑行速度。
滑道护板、护栏及侧面加高:滑道剖面为GB 18168-2000中的3.5.4图1型的滑梯,防止人从侧面摔下的护板或护栏完好。滑道剖面为GB 18168-2000中3.5.4图2型的滑梯,在角度变化处滑道侧面加高适当。 滑道表面:滑道表面平整光滑,接口处过渡圆角半径不大于3mm,且下口不高于上口。
下滑方式标牌:在滑梯明显处设置下滑方式标牌,标示清晰,明确。
起点处横杆高度:在起点处高度为1.1m的横杆固定可靠。
救生措施:水上游乐设施均应配备足够的救生人员和救生设备,并设高位救生监护哨;救生器具选用有检验标志的产品。
索滑项目:
滑行阻尼和进站速度:滑索的阻尼装置工作正常;小车进站前速度适当,滑行小车制动应平稳、安全可靠。
滑索安全距离:滑索与障碍物的距离应不小于1.5m。
承载索张力调整装置和二次保护:承载索张力调整装置正常;上下站固定端防松措施和二次保护完好。滑索钢丝绳端部固定:钢丝绳的端部紧固装置固定可靠,无损坏;固定方法符合GB 8408-20005.16.4条要求。
多绳承载受力:采用多绳承载时,各承载索受力应均匀。
滑车及钢丝绳防脱落过卷装置:滑车滑轮防止钢丝绳从滑轮槽内脱落的装置应安全可靠;回收装置防钢丝绳脱出装置完好;电动回收装置防过卷装置完好。
滑车保护装置:滑行车二次保护措施可靠。
安全附件:安全附件应可靠,卡扣闭锁结构完好。
防护垫:防护垫的悬挂应牢固可靠,能充分发挥其缓冲作用。
提升钢丝绳断绳保护:提升钢丝绳断绳保护装置固定可靠,状态完好。
通讯设施:滑索起点和终点站之间应有对讲机或专用电话联系。蹦极位于弹跳平台、接应区、登录处等部位的工作人员应配备互相联系的通讯设备。滑道站房之间应有独立的专用电话或配备无线对讲机,至少一个站房有外线电话或在站房附近有外线电话;线路安全员应配备无线对讲机,可随时与站房联系。
空载运行试验:分别进行手动和自动试验,试验次数不少于三次;启、制动应平稳,不允许有爬行和异常振动、冲击、发热和声响等现象。
吊舱着地缓冲装置:落地式飞行塔的吊舱着地支脚处应有缓冲装置。
蹦极项目:
弹性绳:使用过程中,每日都要对弹性绳进行仔细检查并检查弹性绳的动载荷长度与无载荷长度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变化,应立即更换;记录下每日弹性绳使用的跳跃次数。出现下列情况时,弹性绳索必须终止使用予以报废并销毁:a.大于10%的丝出现损坏,如丝粘合、丝或丝股之间拉力不匀;b.断丝数量已达到制造厂家规定的断丝量,胶管类弹性绳出现肉眼可见的老化纹、破损或缩径;c.使用的蹦极跳跃次数已达到制造厂家所规定的最大跳跃次数;d.遭受破坏,或接触了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或溶剂;e.已经过期。
高空平台弹跳口:高空平台弹跳口拦挡物安全无损坏。
安全带等装置的固定装置:高空平台安全背带或安全带的固定装置,固定可靠。
冲击绳、回收绳和定滑轮等设备的悬挂或固定装置:用于冲击绳、回收绳和定滑轮等设备的悬挂或固定装置应牢固可靠。
高空平台上操作人员安全措施:高空平台上操作人员安全措施安全可靠。
高空蹦极上部安全距离:反弹最高点与平台下缘竖向距离应不小于跳跃高度的7%,并不小于2m。
高空蹦极跳跃底部安全距离:底部安全距离(下落最低点距着陆区域的安全空间):a.当跳跃高度不大于40m时,竖向距离不小于3m;b.当跳跃高度大于40m 时,竖向距离不小于4m。
弹射蹦极上空障碍物和向上的安全距离:弹射蹦极的安全距离:a.蹦极上空不得有电线、电缆等障碍物;b.向上的空间距离应不小于塔架高度的2倍。
弹射蹦极前后的安全距离:座舱向前与向后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0m。
小型蹦极摆动的安全距离:小型蹦极(指塔架高度小于10m的弹射蹦极,下同)摆动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5m。
着陆区域:接应点在陆地或固体表面上,着陆垫面积不小于3m2;接应点在水面上,应有安全水域,接应船上防护垫面积不小于1.5m2。弹射蹦极左右侧卷扬机:弹射蹦极塔架左侧与右侧的两台卷扬机在运行中应保证做到上升与下降同步,不同步时应有及时制停的装置。两台卷扬机应分别设有高度一致的上升和下降的限位开关,限位开关应安全可靠;每台卷扬机应有可靠的制动器,制动器失灵时有保证游客安全的措施。
弹性绳二道保险:弹性绳须装有二道保险绳(带),其拉直长度应大于弹性绳的有效拉伸量,高空蹦极二道保险绳(带)拉直后应保证跳跃者离接应点不小于3m,二道保险绳(带)应选用符合要求的产品。
座舱锁定装置:座舱锁定装置应保证锁定可靠和释放灵活;电磁铁吸力应满足实际要求,二道保险可靠。
装备及乘坐物:扁带连接方式须安全可靠;跳跃装备须具有合格证;背带、扁带和踝部绑带应安全可靠;乘座物安全绳、带无破损、开线或开裂等缺陷。
安全附件和弹性绳端头连接:安全附件完好;弹性绳的端头连接方式应合理、可靠。
弹跳及滑道设施:弹跳及滑道设施周围应设置防止碰撞的有效缓冲物及拦挡物。
充气设施:充气设施其充气效果应能满足乘客弹跳和安全要求。
滑道项目:
终点制动装置:滑道下站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其制动长度应不小于8m。
滑道两侧无障碍物距离:下行滑道两侧无障碍物距离应符合GB/T 18878-2002中6.7之规定。
滑道与上方障碍物高度:下行滑道从桥梁下隧道中通过时,停放于该处的滑车面板表面距离桥梁或隧道下限的垂直高度应≥1.5m;下行滑道与上方的架空索道、滑行道、提升道或其他设施交叉时,该处滑行道上方应设置安全有效的防范隔离设施。防范隔离设施的下限至停放于该处的滑车面板表面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5m。
任意位置停车后松闸:滑车在下行滑道任意区段内停车后,在松开刹车装置时,滑车能自行启动下滑。 滑车刹车装置:滑车应设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应操作简便,有弹性复位装置;刹车手柄操作方向应是拉向人体为刹车,推向下行方向为松开刹车;在滑车侧面布置手柄时,滑车操纵柄必须对称布置;自然状态时,滑车操纵手柄的上顶端应倾斜设置。
滑车刹车下滑:滑车空车在轨道上停放时,自然处于刹车状态,此时滑车在除跳跃段外的任何下行滑道上不得自行下滑。
滑车刹车块:滑车刹车块安装牢固、有效、可靠。
滑道提升滑车挂接:滑道提升滑车挂接装置挂接可靠,不得在索道运行过程中出现滑车掉落。
提升系统上站自动脱开可靠性:在上站位置,应能安全可靠与滑车脱开。
地面提升系统钢丝绳跳绳保护装置:钢丝绳跳绳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滑车提升挂接装置可靠。
地面提升系统行人隔离措施:滑车地面提升系统应与行人通道隔开。
迂回轮、托索轮:驱动装置、托索轮、迂回装置应有隔离设施,防止伤及人员。
扫一扫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