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发布时间:2018-04-25 19:35:19
在2015年,运动健身的潮流迅速蔓延开来。
从大妈的小苹果,到女神的马甲线,游泳、健身操、平板支撑、各种瑜伽练习、无处不在的马拉松;朋友圈晒智能设备记录的步行数、运动轨迹、消耗的卡路里、运动达人排序等等。智能手环、跑鞋、瑜伽垫等运动用品的热销。
对体育产业来说,2015是个躁动的年份。
体育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矿”
2015年末,体育产业最新的权威统计数据: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在2014年达到13574.71亿元,同比增加4040.98亿元。(相关统计数据延迟一年出炉)
在全国体育用品销售额方面,同比上年增加了2418亿元,连续8年时间,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并取得了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2015年8月,安踏公司率先公布201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51.1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3.8亿元毛利润均创造了该公司历史新高。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体育产业朝气蓬勃,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为此本小编梳理了来自政策、市场、资本等方面的大数据:
①政策数据: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文化体育业按3%的税率计征营业税。
②市场数据:
2015年,除了全国一年130多场的马拉松赛事,还有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
③资本数据:
④大事件推动:
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将会在各方面推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的热情。9月16日,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此外,2016年是奥运年,即将刮起一波波运动风潮~
体育行业的井喷对新媒体来说,有挑战但也充满着机遇。
机遇显现,新媒体如何挖金?
体育社交和移动互联时代,给新媒体带来更多的可能。就成都而言,面对无法阻挡的全民体育趋势,给了以报道、策划、组织和推广见长的传媒企业谋求发展的契机。
招术一:赛事组织方面,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取消,降低了赛事的组织门槛,具有园区运营、活动举办经验的传媒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民众体育活动的赛事组织承办中。
招术二:赛事报道方面,体育社交和UGC(用户原创内容)赛事直播的模式,是近两年涌现出的新亮点。借力新媒体渠道,网络视频、移动直播等多种方式,将赛事相关信息深入地渗透到群众中,强化自身传播的职能同时,也锤炼与之相关的产品线。
招术三:赛事商业运作方面,凭借传媒企业的公信力和策划能力,以及与广告赞助方联系紧密的优势,运用新媒体手段将广告业务嫁接到赛事运营中来,开拓新的广告展现平台。此外,在票务、赛事报名费、体育用品和赛事周边产品方面,新媒体也能有盈利空间。
招术四:其他产业方面,许多的传媒企业都有文化体育娱乐地产方面的布局,借助赛事的举办,促进园区、演艺场馆、文化小镇等场地的使用,同时引入更多的人群到场,提高使用率,加升人气。
我们可否大胆假设这样的场景,在今后的某场马拉松比赛中,跑步爱好者需要展示日常的锻炼数据,以适配恰当距离的项目;邀请好友获得赛事装备和其他福利;在跑步过程中,借助智能设备实时知晓当前状态和同伴的位置;借助UGC移动直播平台(如 17客户端),网友可以通过网络看到播主的实时画面和矫健身姿……
扫一扫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