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珠中江公共文化服务圈示范区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17-01-23 00:00:00

  近年来,我市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大了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区域联动,推动相邻城市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珠中江公共文化服务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推进珠中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区域联动,珠中江三地联合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推动珠中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实现珠中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一是积极组织参加珠中江文艺赛事,通过组织海选、周赛和月赛,选拔珠海、中山、江门选手参加“同饮一江水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季赛和总决赛,并获得冠军。二是选送舞蹈节目参加在江门举行的“广东省第二届中老年舞蹈大赛”,并获得创作组表演银奖、学习组表演银奖。三是珠中江联合举办各类美术展览。三地共同主办了珠中江美术联展,珠中两地美术馆共同主办了“物·语”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艺术家提名展、意会山川——廖学军油画山水作品展,珠中江参观人数达数万人。

  二、存在问题

  (一)经费保障不足。随着三地市民对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投入不足导致三地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完全赶不上经济增长步伐,远远不能满足三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导致持续性服务无法开展。

  (二)工作机制缺乏。目前三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欠统筹,仅靠分管部门推动业务工作,导致无法开展更深入的工作。

  三、建议

  (一)加强统筹交流。结合《推进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推进,依托三地各自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强三地统筹交流,深化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实现“同城化”和均等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和合作,逐步形成无地域障碍和行政障碍的区域文化认同,实现区域社会的平等融合。

  (二)建立工作机制。建立珠中江联席会议制度,三地分管副市长为联席会议召集人,三地文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紧密合作工作的组织协调。联席会议在三地设立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举行一次,由珠海、中山、江门三市轮流作为东道主,并根据需要邀请国家及省有关部门参加。

  (三)设立专项经费。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特别提出“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须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而三地能用于曲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仅依靠现有的经费无法有效提升珠中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利于当前加快推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圈示范区的建设。因此三地必须加大、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和速度,设立珠中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十分必要。

联系我们

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电话:0760-86320799 86697448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邮箱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