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宜居之城、文化旅游之城、幸福平安之城、法治之城,未来五年珠海共建共享打造“幸福之城”

发布时间:2016-12-28 00:00:00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让全体市民享有更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更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更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心理,也是炎黄子孙对共享的最初理解。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立志带领中国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发展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在率先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掷地有声,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响亮地提出统筹协调,共建共享,建设生态宜居之城、文化旅游之城、幸福平安之城、法治之城。

   建设生态宜居之城—— 为美丽家园守护青山绿水

   “生态文明是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然领跑全国的珠海,对建设生态宜居之城不懈追求,矢志不渝。

   “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珠海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之城,这对珠海的生态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市环保局局长张经纬代表表示,站在“十三五”的新开端,珠海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站位更高,视野更远,把珠海建设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十二五”期间,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被誉为全国“标杆”。张经纬表示,今后珠海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与发展共赢、城市与乡村共进、富裕与文明共享,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未来五年,珠海迎来多重难得机遇,但仍存在一些生态薄弱环节和环境短板问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幸运的是,珠海目前环境质量改善的理念全面树立,进入坚定期,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为加快解决复杂环境问题创造了有力条件。”张经纬表示,新《环境保护法》落地实施,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武器,环境违法成本的大幅提高倒逼企业遵纪守法,促进企业淘汰落后装备,由原先被动守法变为主动守法。

   围绕本次党代会提出的具体建设目标,张经纬表示,未来五年,我市生态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夯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基线、排放总量上限、环境安全底线”,全面提升环境保护的管控、治理、服务水平与能力,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珠海”奠定坚实环境基础。

   具体而言,将加大力度抓住水、大气、土壤三个重点,牢牢扭住环境质量这个核心,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历史欠账问题,推广绿色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治理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提升我市的环境质量。力争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稳定下降,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获得感显著增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逐步完善,环境监管能力显著增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持续投入建设。

   张经纬表示,珠海还将继续在生态文明机制体制创新方面不断积极探索,在生态责任追究、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方面积累更多经验。

   西部生态新城是我市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亮点。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代表表示,斗门城市建设将高标准规划,凸显宜居要求,打造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之城。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珠海是百岛之市,来自海岛建设一线的万山镇委书记刘苑平代表认为,党代会报告设定的目标接地气、有特色,让基层的代表感到特别鼓舞、振奋,“我们将按报告的要求,在生态保护中发展,按规划要求发展,坚持系统谋划、科学发展、稳步推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完成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中做出我们海岛镇的一份贡献。”

   建设文化旅游之城—— 让市民乐享 游客乐游

   在全市第八次党代会上,“共建共享”成为了关键词之一。其中,建设文化旅游之城提出要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治理全过程,进一步弘扬岭南传统文化与特区现代文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文明素质,形成开放、创新、包容、向上的主流文化。

   记者了解到,我市近年来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以文化惠民为导向,文化发展焕发勃勃生机。相继建成“一院两馆”,全市312个村居100%建成村居文化中心,建成数字农家书屋316家,实现100%全覆盖。让城乡市民共享了文化发展成果,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但在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王玲萍看来,仅有“阵地”还不够,必须要让居民市民发挥“主人翁”精神,充分参与、建设、共享。这也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活动的“牛鼻子”。2016年,我市举办了历时近半年的市民艺术节。各项赛事都是以村居为基础开始组织、评选,广泛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参加、享受文化盛宴,并吸引了不少港澳文艺爱好者参与。与此同时,还将四年一届的珠海市运动会,改为每年一届的“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从1月一直持续到12月底。此外,还创新了“群众点单,社区接单,志愿者服务”的模式,各类基层文化场馆开展群众活动千余场。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市、区、街镇、村居的文体设施都“活”了起来。

   根据日前公示的《珠海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未来我市将构建起具有珠海特色、符合群众需求、服务水平全国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具体包括打造特色海滨公共文化带;完善以市级设施为标志、以区级设施为带动、以镇街级设施为纽带、以社区(村)级设施为基底”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把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新增17处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阅全覆盖等等。让全体市民享有更均衡优质的文化服务,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而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珠海旅游业也在逐步转型升级。《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将我市旅游发展总体定位为“与港澳共建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应该在全域之内处处是景区,人人是旅游的建设者、参与者、推荐者。”王玲萍表示,珠海将重点打造市民和游客共享的旅游区和旅游项目,升级培育海洋海岛、主题公园、商务会展、节庆赛事等四大世界级产品;丰富优化四大地域特色产品,包括都市休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以及温泉旅游;积极发展多个专项产品,其中有低空飞行、邮轮游艇、健康医疗、研学旅行、生态旅游等。在提升自身旅游实力的同时,以横琴旅游改革创新示范区为先导,带动城市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整个旅游环境、秩序。而《珠海经济特区旅游条例》也在制定中,预计明年将通过立法。

   此外,中国国际马戏节、珠海WTA超级精英赛、珠海莫扎特青少年音乐比赛、珠海国际沙滩音乐节、北山音乐节等一系列的品牌城市活动,吸引了更多港澳居民和珠三角乃至全国游客参与。王玲萍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抢抓机遇,在大桥时代积极促进珠港澳开放交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让市民乐享,游客乐游。

   建设法治之城—— 提高司法公信力 让群众感受公正

   要实现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任务,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

   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法治之城。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强化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市人民共建共享法治之城。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推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法治化,率先建成法治政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两法衔接”机制,促进依法行政。落实司法体制改革各项要求,确保公正司法,发挥惩恶扬善功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从法院受理案件情况来看,珠海行政首长出庭率从五年前的10%上升至现在的60%,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走在全省前列,政府的法治意识逐步增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黄炯猛代表认为,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建设法治之城”,这是珠海走向全面法治的重要部署。

   黄炯猛表示,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发挥横琴自贸试验片区示范引领作用,强调要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这不仅是对横琴而言,全市都需要营造良好的法治化环境。“营商环境”的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基础设施建设的硬环境、服务水平的软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

   如何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黄炯猛表示,要落实好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把司法责任制改革与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完善职业保障、规范整合内设机构等改革举措统筹推进,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营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香洲区法院、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受理横琴法院以外的所有知识产权案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服务,设立破产审判机构,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完善黑名单制度,最大限度实现申请人的胜诉权益,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公平、文明的法治环境。

联系我们

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电话:0760-86320799 86697448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邮箱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