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们身边的光亮

发布时间:2021-01-07 17:55:35

  2021佛山新年朗诵会大良专场昨晚举行,现场授予6位同志第七届“凤城凡星”荣誉称号

  你是我们身边的光亮,是我们前行的依傍。昨晚,在“春山如笑”2021佛山新年朗诵会大良专场上,大良街道举行第七届“凤城凡星”颁奖仪式,6位“凤城凡星”获表彰。

  今年大良在全街道广泛、深入开展第七届“凤城凡星”评选活动,各战线、各行业涌现出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慈善公益”等方面的先进典型。为表扬道德模范,倡导文明风尚,大良街道授予谭杏映等6位同志“凤城凡星”荣誉称号。

  第七届“凤城凡星”称号的获得者分别是:敬业奉献谭杏映、伍素华,助人为乐邢诒贞、蔡小琼,见义勇为李洪伟,慈善公益李定国。

  当晚,大良街道党工委委员伍时骏,大良街道宣文体旅办主任李翠芬为本届“凤城凡星”颁发证书。李翠芬表示,此次活动是大良“诗意凤城”系列活动之一,由众多语言表演艺术大咖演绎,所选作品均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力作,给广大市民奉上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让诗意不在远方。同时表彰的“凤城凡星”,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榜样,与诗歌对我们精神的引领不谋而合。

大良街道党工委委员伍时骏、大良街道宣文体旅办主任李翠芬分别为李洪伟(左二)、李定国(大门居委会工作人员代领,左三)、蔡小琼(左四)、邢诒贞(右四)、伍素华(右三)、谭杏映(右二)6位“凤城凡星”颁奖。

  凤城凡星

  伍素华:

  吃苦就是我日常的“工作模式”

  在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大良医院)护理部办公室里,护理部副主任伍素华已经在桌前忙了两个多小时,刚站起来想走走,却不自主地走到了门诊楼门口的预检分诊处,探视正在值守的同事,那里是她曾经坚守的岗位,也是她最为牵挂的防疫关口。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伍素华便第一时间驻守在医院的预检分诊。当湖北吹响医护集结号时,她主动请战,成为了广东省支援湖北荆州第二批医疗队的一名队员,并于2月11日毅然奔赴湖北荆州最前线去“战疫”。

  出征前的伍素华,有着长达9年的ICU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在连续三四个小时里“不吃不喝不拉”,便是她日常的“工作模式”。伍素华说,她是抱着能吃苦、不怕吃苦的心态驰援湖北的,但是没想到,湖北前线的抗疫工作比她预想的还要艰苦数倍。在荆州,她先后在荆州区中医院隔离病房及荆州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ICU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对危重患者的专科治疗和护理工作。

  每当有人问伍素华“为何愿意冲到抗疫第一线?”她都会说:“我是有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专业也对口,我就想到最前线出自己的一分力。”

  家人常常抱怨伍素华是“工作狂”,而科里主任和同事提到她却会不约而同地给出相似的评价:“很好,没得说!”对于“敬业爱岗”的理解,伍素华认为那包含了对职业的热爱、对岗位的尽责,“医务人员要保持足够强烈的责任心,其次就是要有全心全意帮助病人分担困难的热心”。她说,抗疫经历时刻激发着她不忘救死扶伤的初心,日后将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谭杏映:

  用专业守护一方健康

  冬日的早上,带上针灸、火罐、中频仪等治疗仪器,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谭杏映和小伙伴们又开始挨家挨户地上门服务了。作为一名社区家庭医生,她经常要为辖区内的居民上门看病、体检和康复训练,半天时间上门看两三个病人是常事。

  “平常会很忙,除了看门诊、上门服务,还要为居民进行免费的年度体检等等。”谭杏映说,当医生就意味着忙碌,却正是这份职业让她磨炼出吃苦耐劳的意志。

  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作为中心骨干医生之一的谭杏映,被抽调去完成组织大良集中隔离留置观察点启动的任务。随着大良集中隔离留置观察点的启动,谭杏映也临危受命,开始了长达78天的留观点医疗驻点工作。

  这是个全新而极具挑战的工作。“我觉得,是身为医者的责任心给了我坚强的意志,还有同事们的互相鼓励,才让我支撑了下来。”

  就这样,每天谭杏映和团队成员一边互相鼓励,不停地克服困难,一批批地接收入住留观人员,又一批批地转送走留观人员。她连续在大良留观点及境外医学观察留观点维持了78天不分昼夜的坚守,直至疫情转为防控工作常态化阶段后,她才回到日常岗位。

  “敢负责、勇担当、善作为”是谭杏映对于医者仁心和党员职责的理解,“奋斗的道路还很长,我还在起跑线上。作为一名党员和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将不忘初心,义不容辞,用专业守护一方健康!”

  邢诒贞:

  一包“表姑茶”传递“本草心”

  周五的早上,今年72岁的北区居民邢诒贞,正带着本草心义工队队员们在吴宗伟文体活动中心忙碌着。这是一支由热心退休老人组成的义工队,他们配制“表姑茶”“调经茶”等保健茶,免费派发给群众,还定期提供保健按摩服务。

  邢诒贞,熟悉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表姑”,是本草心义工队的领头人。她说,早些年,她便在家里分包凉茶,2014年居委会安排场地,并提供了经费、设施、培训支持,使义工队有了开展恒常服务的阵地。她们还经常到老人院、社区独居长者家中慰问,还为大街小巷上的保洁人员、治安人员等送上保健茶等。他们服务的足迹去到顺德多个社区。

  邢诒贞以其个人的奉献精神和正能量带动一群义工投身志愿服务,但其个人却十分低调,社区干部吴瑞冰说,社区多次推荐她参与评选,她都说把机会让给别人,说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采访时,邢诒贞也多次提到,“凤城凡星”这一荣誉属于义工队和居委会。她坦言,自己年轻时经常忍受月经来时的疼痛,因此在得到能让女性减轻不适症状的药茶后,也希望分享给受病痛困扰的人。“贴钱贴力、不为名不为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是我们义工队的宗旨。”她说。

  这群义工队队员年龄最大的有83岁,“每个人都捐过钱,塑料凳、抽纸、消毒药棉等,这里缺什么,就从家里拿什么,有些是别人捐来的,我们都用回在‘本草心’上,形成良性循环”。

  蔡小琼:

  助人永远在路上

  今年刚办理了退休手续的蔡小琼,在慈善助人的路上却“不退不休”,最近,她还在为顺心社工的品牌项目——众善乐融项目等操心。

  十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用公益的心做社会服务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扶服务。2012年她发起成立顺心社工服务中心,带领团队参加顺德区每年的公益创投项目,所有项目考评成绩均为优秀级别。从第一个自发组织开展的公益项目“关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综合素质训练营”以来,社工服务发展到现在有9个社区服务站点,12间到校服务,1间敬老院驻院服务,1个社区康复站服务,与区检察院合作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专业帮扶服务。

  其中,众善乐融社区养老品牌项目,自2015年从大良大门社区开展服务,至今已成功复制到第九个社区,令长者开心、家人放心、社会安心。顺心于今年将众善乐融五年的服务经验进行提炼出版。

  今年由于新冠疫情原因,顺心成立专案小组,在短时间内为12所中小学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危机普查,并为需要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做心理辅导,为学校开学提供了心理健康保障。这段不寻常的战疫经历,让蔡小琼深感心理健康、家庭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并决定未来将为这一社会问题提供更多支援。

  “蔡老师经常跟我们讲做项目,有钱更好,无钱都要用心做好。帮一个人,等于帮了一个家庭,帮一个家族。”顺心社工机构的资深社工伍家智形容,蔡小琼是顺心社工们的方向标,带领着机构前行。

  李洪伟:

  社区治安的守护人

  在大门社区居委会见到大门治安联防分队队员李洪伟时,他正准备外出巡逻。1994年开始加入治安员队伍的他,平时的主要工作是,与消防部门到企业巡查、到出租屋落户巡查、参与社区大小活动安保等。

  说起前段时间勇救遇险群众一事,他说,这些都是本分要做的,群众有困难,要尽自己所能去解决。今年9月9日上午11时许,李洪伟巡逻经过大门社区石牌村时发现有群众聚集,多年工作经验积累了他的职业敏感,他上前了解,发现不远处有一男子正在鱼塘里挣扎。这是一处干塘,该男子深陷在淤泥中,双脚无法移动。

  李洪伟见状,四处寻找可救援的工具,“刚刚身边有条绳子,就扔过去给他抓住,还丢给他一块木板,最后才够力气把他拉回来。”李洪伟回忆说。原来该男子以为鱼塘干涸,下塘摸鱼,结果不小心被陷在了淤泥里,无法动弹。

  “他是我们的‘老黄牛’,20多年来在治安岗位默默奉献。治安工作,既平凡,但又事关群众。”大门警务室警长黄源恩说,村里面男女老幼都认识李洪伟,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大蕉”,他平时比较乐于助人,又苦又累的工作总是第一时间去完成,“我们大门社区有1500多间出租屋,6000多个户籍人口,13900多个流动人口,‘大蕉’是社区活地图,出租屋方面有什么状况,问他就知道地方。”

  李定国:

  持续捐助社区福利事业

  “多谢善长仁翁,让我们都‘翻嫩’了!”在大门社区康复站,80多岁的社区居民莲姨与“老友记”们围成一桌,一起玩着“益智玩具”说。这是旅港乡亲李定国先生捐赠给大门社区康复站的众多器材之一。

  康复站社工姑娘介绍,这些“益智玩具”上午由康复站的残障学员使用,下午则开放给社区长者,让长者们也可以锻炼手眼协调等能力。在康复室内,同样由李定国先生捐赠的康复理疗器材受到了社区长者们的欢迎。“不用去医院那么远,而且还是免费的。”正在使用场效应治疗仪的社区长者何姨说,使用过后,腿脚舒服多了。

  李定国先生祖籍大门,其先父李楚川老先生关爱乡梓,曾捐港币30万元兴建“大门李罗彩霞健康院”,前年他返乡了解大门福利事业后,便出资10万元人民币为大门康复站配置康复设备,让社区残障人士感受到社会的帮助。

  近期他还牵头倡议成立“大门社区楚川爱心基金会”,并再次慷慨捐赠人民币20万元以促善举。该基金会受惠对象主要为在大门户籍的居民中,经政府认定的失能长者、因患重大疾病致贫家庭、持有全国二代残疾证的残疾人士三种弱势群体。作为旅港顺德绵远堂副司库,他经常回乡出席各类公益慈善活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他还向北区社区捐赠了200个口罩支持防疫工作。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文静 吴小镛 图/珠江商报记者朱德文

 

联系我们

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电话:0760-86320799 86697448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邮箱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