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发布时间:2021-01-08 22:56:48
微信分享
在坚持课程改革,探索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梁敏仪特级教师工作室自2016年起,在王志超教授的专业指引下,完成了人性化课程系列教材的编写,分为社会化、体能、情绪分化、言语、划画、图形操作共17本教材,生活育人教材1本。这些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对学生课上、课下、生活进行统整的课程化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全程的学习与成长体验。2019年9月,课程教材交付出版社。2020年,由特级教师梁敏仪担任主编,工作室成员蔡青、谭晓燕、冯学立、马海萍、张威林、伍思婷分别担任副主编的《中重度智障儿童家庭生活训练教育课程(低、中、高)》教材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基于中重度智障儿童的学习特点,教育理念要辐射到智障儿童家庭教育中。2016年上半年梁敏仪特级教师工作室组织专业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家访,在形成毕业生访谈报告的基础上,2016年9月,梁敏仪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家庭教育课程开发小组,启动中重度智障儿童家庭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课程开发小组由梁敏仪特级教师任组长,蔡青、谭晓燕、冯学立、马海萍任组员,在教材编写阶段工作室成员张威林、伍思婷两位老师也参与进来。
工作室成员在梁敏仪特级教师带领下开展课程开发及相关研讨活动
课程开发分为三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7年9月,完成课程内容构建及课程目标的叙写。一是确定家庭教育课程内容:1、以家庭生活活动内容作为体系。2、对家庭生活进行设计,设计强化物、强化使用系统;二是确定课程对象培养分为三个等级。低级阶段:全程全管;中级阶段:简单重复活动可以独立,复杂活动需要协助;高级阶段:在环境支持下,可以独立;三是完成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目标的叙写,评估量表的制定。
第二阶段:2017年10月―2018年1月,撰写教学设计范例,并通过选取实验对象进入家庭开展课程训练设计的验证。一是深入家庭了解情况,对实验对象进行初测;二是选取验证实验教育活动,撰写训练设计;三是做好家长沟通,进入家庭进行现场教学示范;四是针对训练结果和反馈继续提供教学设计,以进入家庭教育示范和通过微信、电话与听取家长反馈引导家长按照提供的教学设计进行训练相结合。五是收集过程录像,分小组完成验证实验书面总结,集中会议研讨。
第三阶段: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完成课程目标对应教材的编写工作。第一阶段(低):以人基本的生理感受为线索,目标的选取主要是人维持生存的本能反应以及成为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忍耐和表达的服从、互动的反应。共完成120个目标教材的编写;第二阶段(中):以家居生活作息、个人卫生、饮食、个人整理共15个生活活动为教育内容,从生活关系的把握和生活技能的掌握两个维度,完成195个目标的叙写。第三阶段(高):以家居劳动、居家休闲、出行共16个生活活动为教育内容,完成189个目标的叙写。
家庭教育课程的出版完善了“一个人”的教育的课程资源,希望能为中重度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及送教上门工作提供借鉴。
(由区梁敏仪特级教师工作室供稿)
扫一扫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