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

发布时间:2020-10-12 21:07:28

学而不思则罔
————镇南小学数学科组观看中山市小学数学工作室会课暨精品课程建设研讨

2020-09-30 15:07:22浏览次数:0 打印 |
来源:本网站 撰稿单位:古镇镇镇南小学撰稿人:何美琦校对人:邓苑平二审:区雪芳三审:廖秋菊

  为了更好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9月27日和28日两天,镇南小学数学老师集聚一堂,一起收看钉钉直播的中山市小学数学工作室会课暨精品课程建设研讨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这两天的学习的主题分别是:解决问题、分数乘除法。第一天上课的有陈爱雯、陈美琪、徐铭侃、罗植建等4位教师。他们前期准备充分,研究深入,课堂落到实处,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坚持导-扶-放的教学步骤,有效的指导、适当的帮扶,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罗老师的教学朴实,教学思路清晰,抓住了教学的本质,对教材进行二次修改,有效构建数学模型;陈老师是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总把学生装在心中;徐老师的课是有厚度的,对教材把握到位,更重要的是把困难把握到位,厚重稳健。第二天上课的有郑义富、梁钜金、黄美清等3位老师,他们呈现了三节精彩的智慧课堂。从两种角度同课异构《分数乘除法》。他们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学生“知法用法”。3个工作室分别从理论的高度,展示如何教,团队是如何研,问题精准,目光深远。

  在评课环节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鲍银霞老师觉得中山的数学教师非常幸福,一个下午可以听到四个工作室的课例讲解,从研究角度来思考,一点一滴地把问题拿出来商讨怎样在课堂上解决。“独行快,众行远”,在刘燕老师的带领下团队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让人震撼。她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已经成为国际数学教学核心,也是数学教学的主题之一,对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它的本质就是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陈静安老师提醒老师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法律效应,得到业界的共识,具有科学、文化、应用价值,因此老师不能停留在直觉观念,要站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上,有理论地指导实践。学生应该是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学会数学应用,形成创新意识。教师应加强课程标准的研磨,从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素养的形成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关注手段到关注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知识网;用数学思想方法再发现再创造,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最后由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小学数学教研员刘燕老师进行总结,她认为:本次数学课组对于“解决问题”教学的重新分析,总结了前期已有的知识,并深入探讨后期发展方向。课例不但有步骤,还注重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正学以致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历练。此外,策略教学除了让学生会用数学,还能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使其乐于运用。另外,她叮嘱教师们不要以为自己会算就会教,教学绝不如此简单,教学始于目标也终于目标。注重知识的生长点,研究从哪个生长点学生容易接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这次的活动,镇南小学数学科组所有的老师都有收获。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镇南小学数学科组的发展定会越来越好。

  
  

联系我们

联系人:舒工

手机:13726017833

电话:0760-86320799 86697448

QQ:644077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万里路2号16卡首层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邮箱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